繁殖、栽培、养护美国红枫专家
繁殖、栽培、养护美国红枫专家
繁殖、栽培、养护美国红枫专家
华石红枫在武汉的应用实景 《神雕侠侣》剧组进驻华石红枫基地拍摄 美国红枫种源纯正、表现优异 美国红枫大间距栽培确保树形优美 美国红枫变色惊艳、品种稀缺、价值高 华石红枫-美国红枫专家 美国红枫全程容器栽培,成活率高,缓苗期短 华石红枫-美国红枫专家 美国红枫变色惊艳、品种稀缺、价值高

杨善洲:虎庙山上的“新愚公” 绿化荒山16年

来源: 中老年时报   作者: 平楠  日期: 2015/6/30 11:33:34

近日,运城市委作出了《向高文毓同志学习的决定》,号召全市人民向这位退休高级工程师学习。学习他信念坚定、牢记宗旨的政治品格;学习他尊重科学、勇于创新的求实作风;学习他攻坚克难、锲而不舍的创业精神;学习他艰苦奋斗、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。

高文毓,芮城县南卫乡山底村人,1937年4月出生,1964年2月参加工作,198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高级工程师。他从省水利厅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退休后,婉言谢绝机关返聘,怀着一颗回报乡梓的赤子之心,毅然返回家乡,承包了南卫乡虎庙山以西近万亩荒山。从2000年春开始,他带领全家老小,扎根深山,开荒造林,一干就是16年。16年间,他倾注毕生所学,发扬信念坚定、科学求实、锲而不舍、艰苦奋斗的精神,共绿化荒山8300余亩,栽植各种苗木160余万株,修建旱地蓄水窖30余座,整修林间山道15公里,实现了播绿万亩荒山的“绿色梦”,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,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
当前,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,高文毓同志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,是践行“三严三实”要求的生动体现。运城市委要求,全市各级党组织要以高文毓同志为榜样,不断加强“三个建设”,提升“三个能力”,争做“三个楷模”,在推进“六大发展”的工作实践中建功立业,为开创弊革风清、富民强市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
古有愚公移山,坚持数代人搬走王屋、太行两座大山,今有当代“新愚公”,绿化荒山16年。在芮城县南卫乡就有这么一位让人敬佩的老人叫高文毓,群众亲切地称他为中条山的“愚公”,干部称他为“芮城的杨善洲”。

高文毓今年78岁,16年来一双胶鞋、一把镢头、一个蓝背包、一顶草帽,坚守大山,不图回报,以治理和改造荒山为己任,硬是把一座座光秃秃的山梁变得林丰草茂,花香袭人,果实累累。野鸡、山兔、山鸟等珍禽又回到了乐园,几十个树种,上百种野花、药材,8000多亩林草,160多万棵树木,把这座山装点得郁郁葱葱。

山还是那座山,人还是那里人,如今山绿了,水秀了,人们的生态意识也随之增强了。

说起老人治理绿化荒山的事儿,还得从头说起。

“我从小大山里长大,与大山有着不解的情缘”

山底村是名副其实的“山底村”,村北就是中条山南麓的虎庙山,山坡地一片连一片,沟壑梁峁,纵横交错。

小的时候,雨后山洪暴发,高文毓和伙伴们就在村东的涧里戏水玩耍。一次,他和大人们在涧里拦水浇地,忽然被洪水中冲来一块石头撞倒,随之被湍急的流水卷走,幸好被大人们救起。幼年的生活记忆在他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,荒凉的大山使高文毓从小就萌生了一定要改变家乡面貌的想法。

带着绿化家乡荒山的想法,1956年,成绩优异的高文毓从康杰中学毕业,选择了北京林学院林学系水土保持专业。大学毕业后,高文毓被分配到山西省水利厅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,工作地点在吕梁山区离石县,从事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工作。

工作的30多年里,高文毓主持进行的小流域综合治理,把许多原来的穷山恶水变成了优质高效的水土保持典型示范区。区内的庄稼茂盛,树木葱茏,年年都有好收成。而每当探亲回家,高文毓都是人未进村,视线早就打到村后的山坡上。年年复年年,容颜不见变,他心里很不是滋味,特别是他每完成一项小流域治理任务,都会想到家乡村后的荒山何时能够得到治理。

1999年,62岁的高文毓婉言谢绝了原单位的续聘,做出了一个惊人的选择。他决定返回家乡,承包家乡附近的荒山—虎庙山,在山上栽树,让家乡的荒山秃岭绿起来,让大山成为父老乡亲们的“聚宝盆”。

治理家乡的荒山,这是他儿时的萌动、大学的激情、老来难舍的梦想!他说:“我从小大山里长大,与大山有着不解的情缘。”

于是,高文毓毅然带着老婆孩子和几包树种子回到了老家。

“干自己认准了的事再苦也觉得甜”

1999年,高文毓正式与南卫乡政府签订了虎庙山1万亩荒山绿化治理任务,承包期限是70年。

万事开头难。村民们听说高文毓要承包荒山栽树,来家坐的人也少了,说风凉话的多了,有的说老高真傻,放着清福不享,自找罪受。还有的讽刺说,老高钱多得花不了,白往山上扔。更难听的是,没事吃饱了撑的。但他心里想,不管别人说什么,只要主意已定,听到也等于没听见。你说你的,我干我的,决不能因此退缩。他的几个同学一次偶然机会在虎庙山上见到他,一见面就说:“原来你在这儿弄这呢。别人退休是享受天伦之乐,你倒好,解甲归山了。”他笑笑说:“我小时候做梦都想上中条山栽树,不想一晃几十年过去了,退休后才成了我圆梦的开始,能不抓紧时间吗?”

上山的路是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。高文毓想,虎庙山绿化面积很大,上山栽树不能光靠肩扛背驮,他决心要修一条车行道,而且要树栽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。他带领家人和乡邻用铁锤敲打、炸药爆破、铲车挖掘。两年多时间修出了一条长达15公里的盘山路。

2000年,高文毓得知原单位从国外引进了一批刺槐良种,于是刚过完春节,他就返回吕梁。单位领导知道他的来意后,深受感动,决定赠送给他200株。他十分珍惜,把它栽在山上最好的地段。接着又让儿子到陕西买回了1000多株板栗苗,还从一位苗木经营人手里高价买回5000株元宝枫苗子,这些树苗花去了他本来就不多的积蓄。从县科协退休的姐夫陈建芳听说他要承包荒山栽树,到处为他搜集树籽,一麻袋一麻袋地给送了过来。儿女们也由最初的反对到有钱的拿钱,有车的出车,就连小孙子孙女在放假期间也都成了他的强劳力,儿子儿媳也成了技术员,都可以带一帮人干活。就这样,头一年忙乎下来,共栽了100余亩。从这100亩,他们全家看到了希望,儿女们都说,有100亩就有1000亩,就有10000亩,要向愚公移山那样挖山不止。羊走哪,树就要栽到哪,总会有一天让这1万亩虎庙山全部变成森林。

16年来,为了上山栽树,光他家的三轮车就换了6辆,轮胎不知换了多少条;家里的镢头、钢铣不知换了多少茬,胶鞋不知换了多少双;大儿媳为了给工人取工资,意外遭遇车祸;二儿子高普星经常在狭窄的山路上倒着开三轮车上山,常年如此,竟然练就了一身倒开三轮车上山的绝技……

如今,二儿子高普星已从他手中接过前行的火把,主要负责项目争取、接待来客等,大儿子高立星主要负责对外雇工、技术指导等,正在上大学的孙子、孙女也关注着虎庙山的发展,帮他上网查资料,寻找发展信息,制订远景规划。如今虎庙山在他们高家三代人的辛勤培育下,年年都会有新变化。春雨润青,夏阳泼墨,秋草摇黄,冬白飞雪,岁月如歌,青山似画。高文毓说:“我在大山里播种,我在绿坡上收获。人的年龄可以衰老,一个共产党员的心永远年轻。干自己认准了的事再苦也觉得甜。”

“在干旱贫瘠的荒山上造林,要讲科学,尊重规律”

回想十几年栽树的艰辛经历,高文毓认为在荒山上栽树,最要紧的一是要坚持科学植树,二是要有守望精神,只有这样,才能保证在虎庙山这样贫瘠的山上植树成林。

在这方面他尝到了失败的苦头。那是2001年,为了省钱省工,加快进度,他在大疙瘩岭上播种了600亩侧柏,全家人用穴播的方式,精心地一粒粒播进穴窝。到了来年春天,明明看见种子已萌发出土,但随后的几天却不见了小树苗,只见一群群小鸟飞上落下,成群的野兔窜来窜去。仔细一看,才知道是山鸟野兔把他的树苗当美餐吃了,600亩大的柏树苗没几天全被这些小东西吃了个精光,他们一家人伤心了几天。

有了这次失败的教训,高文毓得出结论,在山上栽树尤其是侧柏,只能栽植不能种植。自那以后,高文毓改为用营养钵把树苗育好,再移栽到山上。

高文毓说,在山上种树不像在平地上种树,每一次种树都是精细活,容不得马虎,更不能蛮干,要讲究方法,还要有一种耐力,和大自然比耐力,尤其是在虎庙山上。

虎庙山位于中条山的南麓,属山之阳,阳坡光照强烈而且时间长,土壤里含水少,大多数时间处于干旱状态。加上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,在这里植树造林,就是要和干旱作斗争,寻求在天干地旱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把树栽活的办法。

遇到多是石头的地方,高文毓就用钢钳在石头层上凿出个坑,然后从山下运些土填上,再栽树,他把这形象地称为“客土栽培法”。上山的30里通道上的侧柏树,就是这样一棵一棵栽上去的。如今这些柏树已经长到两米多高,翠绿挺拔,沿着山岭蜿蜒曲折,逶迤十多里,直到虎庙山的背后。

虎庙山土壤贫瘠,许多地方山上土层仅有十多厘米,如果挖坑种树,不仅树难成活而且还会破坏原先的植被,造成水土流失。如何能够既把树种活,又不破坏植被?高文毓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,摸索出“一镢栽定”的种树法,就是先把树穴上面的杂草轻轻拨开,然后用力将镢板扎进土里,再向前撬,镢板后面形成一个洞穴,正好把带着营养钵的树苗放进去,拿出镢板踏实,一棵树就栽成功了。高文毓说,这样不破坏土壤的原有结构,不跑墒,树也最好成活。

通过几年的实践、总结、再认识、再实践,高文毓创造了一套属于自己的“高氏栽树法”,在海拔800米到1300米之间的大面积干燥的阳坡栽植侧柏最适宜;油松要长在海拔1600米以下阴坡及半阴坡的地段;沟底部分,适合核桃树的生长;缓坡地段适合杏、梨等其他经济林的栽培;只有攀缘才能到达的陡峭阴坡,不需刻意种植,只要封山,灌木就可成林;路旁、土崖边和因工程堆积的新土上,刺槐生长很快;山洼里较平的地块可以作为药场种植黄芩、红参、防风、首乌、柴胡、欧李等药用植物。

俗话说“有苗不愁长”,高文毓说:“在干旱贫瘠的荒山上造林,要讲科学,要和老天爷比韧劲、比耐力。‘不怕慢,但怕站’。只要树苗能成活,荒山早晚要成林。”

为了提高栽植树木的成活率,一 开始高文毓带着家人一车一车地把水往山上拉,每种一棵就灌一棵。最近几年,他开始在山上打旱井(水窖)汇蓄雨水。他说,雨水浇过的树木更容易成活,而且大旱时可以救命。现在虎庙山上已打成30多眼水窖,且都蓄满了水。

高文毓说,对付干旱和土壤条件差的山地,最笨的办法,就是反复地补栽。因为一次种下的树,要求百分之百的成活率是不现实的,能达到85%的成活率就算达标,那些死去的就要来年补栽。补栽后也仍不会是百分之百成活,还要继续补栽,还有火烧、兔咬、羊啃损失了的都要补栽。十多年来,正是这一次次补栽才保证了虎庙山成片的绿色年年增加。

高文毓说,作为一名从事半辈子水土保持研究工作的人,治理虎庙山,就要不仅满足把山上的树种好,而且更要有长远科学的计划,如今他在山上建立十多处水土流失径流观测场,观测水土流失变化情况,做到虎庙山绿化更加科学;将传统荒山绿化的“三层楼”模式,创新升级改为“四层楼”的绿化模式,即一层油松、二层刺槐、三层胡枝子、四层冬凌草的栽植模式,保证虎庙山上植被生长更加立体多样化……

“咱只是在给国家护山,这山是大家的,树木长得越好,群众致富就越有希望”

俗话说,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。沿山一带的村民一部分收入就是从山上得来的。他们祖祖辈辈在山上放牛放羊,割草打柴,挖药逮兔,采摘山果,以补家用。还有的耕地就在山上,你不能不让人种地吧,这样难免产生人为破坏。

封山禁火,也要和一部分人的利益起冲突。2009年春天,高文毓栽植在前山坡上的刺槐林遭遇了一场大火,县乡领导闻火而至,村民奋力扑救,大火从山下烧到山上,过火面积达100余亩。看见眼前烧焦的侧柏,高文毓一下子瘫软在焦黑的山坡上。前段时间,有人上虎庙山来参观,看见满山遍野郁郁葱葱,就对高文毓说:“老高,这十多年你们全家真不容易啊,你的家当可是不少啊。”高文毓笑着说:“我的家当只值一盒火柴。不!一根就够了!”去年乡政府在虎庙山大疙瘩岭的地方,建起了一座瞭望台,给配备了望远镜、取暖炉等设备,从此他们护林时再也不用受寒忍冻。而且,因为政府这几年在森林防火上的宣传非常到位,村民们的森林防火意识也在不断增强,只要出现火情,都会立即投入灭火的战斗中。

现在,早年栽的一些核桃、山杏、山梨树,现在都挂了果。高文毓就和儿子商量,告诉村里乡亲,山上的杏、核桃大家都可以去采摘,想要多少摘多少。就是一点,不要把杏树、核桃树弄坏了。利益让附近村里的乡亲们共同分享,最好的一家一年仅此一项就可收入达万元以上,他们全家毫无怨言,目的是让大家都来爱护这片山林。高文毓说,虎庙山不是咱家的,咱们只是在给国家护山,虎庙山是大家的,永远是国家的!

高文毓这样说,更是这样做的。群众上山行路不便,他自己出资修路15公里;群众在山上打药缺水,他说遍布山坡的30个水窖尽管用水;一些村民家境不富裕,他免费为他们提供双季槐和皂角树苗;妇女同志外出打工不方便,他每年为她们提供劳务工资8万余元,让她们在林地栽树管树;他还倡导成立山底民间艺术团,带头出资买了10多套演出服装,排练节目,恢复了多年失传的芮城道情剧。在他的带动下,山底村涌现了一批敢于担当、乐于奉献的人:在外工作人员张铁兵主动回家挑起支书、村委主任重担,多方筹资修通了11个自然村、20个居民组近20公里的断头路,垫资打井一眼,扩浇耕地近400亩;张国际、杨波、高选超、张玉平等也纷纷捐资扶持村里搞硬化、绿化、美化、亮化,回报家乡。

如今的虎庙山,可以说是春有花,夏有荫,秋有果,冬有绿。

面对虎庙山今日的雏形,今后的发展该何去何从?高文毓说,开弓没有回头箭。他要带领他的团队一如既往地干下去,世世代代接力下去,使荒无人烟的虎庙山变成实实在在的“聚宝盆”,将虎庙山建成一个生态林业观光园,成为中条山上具有虎庙山特色的一流的旅游观光胜地,为家乡、为芮城的生态文明建设,留下一座青山、留下一种精神、留下一个传承、留下一道风景!

版权所有: Copyright © 2020-2025  华石红枫科技有限公司   ICP证书:浙ICP备19049254号-4  官网:www.huasmaple.com  

访问本网站的人次,当前在线人数人     客服中心电话:400-616-8511  

企业QQ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:4006168511  华石红枫QQ:381000294 点击这里与华石红枫交谈 红枫产业QQ群:12322032 华石红枫产业论坛